SEM掃描電鏡材料樣品如何制備
日期:2025-07-25 13:35:35 瀏覽次數:9
掃描電鏡通過電子束與樣品表面的相互作用,可實現納米級形貌與成分分析,是材料科學、生物醫學等領域的重要表征工具。然而,SEM掃描電鏡對樣品導電性、干燥度及穩定性要求較高,需通過規范的制備流程確保成像質量。本文將系統介紹不同類型材料樣品的制備方法,涵蓋導電樣品、非導電樣品、粉末樣品及生物樣品的處理細節。
一、通用制備流程
1. 取樣與清潔
取樣:根據研究需求截取樣品,塊體樣品需控制尺寸(通常小于5mm3),粉末樣品需少量分散。
清潔:
導電樣品:乙醇/丙酮超聲清洗5-10分鐘,氮氣吹干。
非導電樣品:PBS緩沖液漂洗去除表面雜質,避免有機溶劑破壞結構。
生物樣品:無菌操作下取樣,防止污染。
2. 固定與干燥
固定:使用導電膠(如銀膠)將樣品粘貼在掃描電鏡專用樣品臺上,確保與臺面電接觸良好,防止荷電效應。
干燥:
常規樣品:真空干燥箱(60℃, 2小時)或自然晾干。
含水/易揮發樣品:臨界點干燥(CO?置換乙醇)或冷凍干燥,避免表面塌陷。
二、分類型樣品制備
1. 導電樣品(金屬、半導體等)
特點:本身導電性好,無需復雜處理。
步驟:
清潔后直接固定于樣品臺。
可選鍍膜:濺射鍍金/鉑(厚度10-20nm),提升二次電子發射率,增強圖像對比度。
2. 非導電樣品(陶瓷、聚合物等)
特點:易積累電荷,需導電處理。
步驟:
清潔后固定于樣品臺。
導電處理:
濺射鍍膜:離子濺射儀鍍金/鉑/碳(厚度10-50nm),確保均勻覆蓋。
碳噴涂:碳蒸發儀噴涂薄碳層,適用于生物樣品。
粉末樣品:分散于導電膠帶,噴少量膠水固定,防電子束轟擊飛散。
3. 生物樣品(細胞、組織等)
特點:含水量高,需化學固定與脫水。
步驟:
固定:2.5%戊二醛(PBS配制)4℃浸泡2-4小時,保留結構。
脫水:梯度乙醇(30%-****)各15分鐘,置換為乙酸異戊酯。
干燥:臨界點干燥或冷凍干燥,避免表面收縮。
導電處理:鍍金(厚度10-20nm),觀察面朝上粘貼于鋁板。
三、關鍵注意事項
1. 避免污染與損傷
全程戴手套操作,使用潔凈鑷子、培養皿。
生物樣品避免過度脫水,防止結構變形。
2. 導電處理均勻性
鍍膜時控制厚度,過厚會掩蓋表面細節,過薄則無法消除荷電效應。
粉末樣品需分散均勻,避免團聚。
3. 樣品固定穩固性
塊體樣品用導電膠全覆蓋接觸面,粉末樣品刷碳膠加固。
生物樣品干燥后立即觀察,防止吸濕返潮。
4. 儀器適配性
場發射SEM(FE-SEM)可低電壓(1-5kV)成像,減少非導電樣品鍍膜需求。
真空環境要求樣品J對干燥,含溶劑樣品需徹底揮發。
四、常見問題解答
Q1:非導電樣品能否不鍍膜直接觀察?
A:可嘗試低電壓(<5kV)或場發射SEM,但成像分辨率可能下降,建議鍍膜以確保質量。
Q2:生物樣品為何需要臨界點干燥?
A:常規干燥因表面張力易導致結構塌陷,臨界點干燥通過CO?置換液體,實現無損傷干燥。
Q3:粉末樣品如何避免污染儀器?
A:控制粉量,用洗耳球吹散浮粉,固定后輕敲樣品臺去除未粘牢顆粒。
SEM掃描電鏡樣品制備需結合材料特性調整流程:導電樣品簡化處理,非導電樣品側重導電覆蓋,生物樣品強調結構保留。通過規范取樣、清潔、固定、干燥及導電處理步驟,可顯著提升成像質量,為材料表征與機理分析提供可靠數據支持。
聯系我們
全國服務熱線
4001-123-022
公司:微儀光電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銷售部
地址:天津市東麗區華明**產業區華興路15號A座